
百家姓——唐姓取名大全 一、姓氏历史 1、唐姓来源 1)出自祁姓,以国名为氏。 据《通志.氏族略.以国为氏》所载,唐氏,祁姓,亦曰伊祁,尧初陶唐之后。尧初封唐侯,其地中山唐县是也,舜封尧之子丹朱为唐侯。至夏时,丹朱裔孙刘累迁于鲁县,至周朝改为唐公,周成王灭唐,以其地封叔虞,号曰唐叔。 然后迁唐公于杜,降爵为伯,今长安杜城是也。故唐氏为尧帝之后。 2)据《三国志.郭淮传》所载,陇西羌族有唐氏。 2、郡望堂号 1)【堂号】 "移风堂":汉朝时候,费汛为萧县令,爱民如子,先教后罚,在官9年,连地方的坏风俗都转变了,全县3年都没有打官司的。邻县沛县发生蝗灾,蝗虫到了萧界,不入萧境。皇帝封费汛为梁相。 唐姓又有以"晋阳"、"晋昌"、"北海"为其堂号的。 2)【郡望】 晋昌郡:晋永和中置郡,治所在长乐(今陕西石泉县)。此支唐氏,其开基始祖为十六国前凉凌江将军唐郓。 北海郡:汉时分齐郡置郡,治所在营陵(今山东昌乐东南)。 鲁 国:西汉初改薛郡置鲁国,治所在鲁县(今山东曲阜)。晋改为郡。 晋阳县:秦置,治故晋阳城。秦汉为太原郡治所,东汉后又为并州治所。 3、历史名人 【唐 寅】明朝文学家、书画家,字伯虎,号六如居士。自放名山大川,筑桃花坞以居,毕生致力于绘画,且能诗文,与祝允、徐祯卿、文征明并称"伍中四才子",与沈周、仇英、文征明合称 "明四家"。有《六如居士全集》、《画谱》等。 【唐 蒙】西汉官吏。武帝时,他出使夜郎国(现在的贵州省),以厚礼,说服夜郎侯多同归属汉邦,设犍为郡,从此贵州不再是夷地了。 【唐赛儿】明初农民起义军女首领,白莲教首领,自称"佛母"。 【唐廷枢】清朝买办。1880年,主持修筑我国第一条铁路唐胥线(唐山至胥各庄)。并在英国支持下开办开平煤矿,为李鸿章办洋务的得力助手。 【唐慎微】宋代著名医药学家,编有《经史证类备本草》,总结了宋以前的药物学成就,流传很广。 二、唐姓故事——唐伯虎是真风流还是假风流? 在人们印象中,唐伯虎是个不折不扣的“风流才子”。其实,真实的唐伯虎,才子是真,但并不风流。据专家研究,唐伯虎从未自称过“江南第一风流才子”,这一图章是后人伪造的。民间传说“点秋香”艳事,也纯属无聊文人添油加醋的想象。 历史上的唐伯虎,姓唐名寅,字伯虎,是明代著名书画家、文学家。《明史.唐寅传》记载,乡试解元后,次年赴京会试。不料祸从天降,因科场试题泄露,他无辜受牵连入狱,成了朝廷斗争的牺牲品。出狱后,他落到了“海内以寅为不齿之士,知与不知,皆指而唾”的地步。妻子嫌贫爱富,与之反目离婚;佣人侧目,动辄顶撞,使他在精神上备受打击,心情十分低落。后来他远离家乡,遨游名山大川。这时,南昌宁王朱宸濠慕名聘请,唐伯虎到南昌后,发现宁王有图谋作乱之意,就伪装癫狂,被宁王遣返故里。从此,他绝了仕途宦海之欲,沉潜于诗画艺术。穷困潦倒的他,最终得以作画卖文为生,过着布衣素食的清苦生活。但他洁身自好,从不巴结权贵,“闲来写幅丹青买,不使人间造孽钱”,甚是难得。 清代学者俞樾,曾在《茶香室丛钞》中为唐伯虎辟谣,断定“三笑姻缘”是好事者借重唐的盛名,把别人的事,转移在他的名下,是一起张冠李戴的戏弄。关于这一戏弄的文字,最先开始于明人冯梦龙的《警世通言》话本中《唐解元一笑姻缘》这一章。后来,故事经明、清两代文人不断改编成戏曲、弹词、鼓书后,遂使唐伯虎成了世人眼中的,一个“风流才子”。又据专家考证,秋香确有其人,是当时南京的一名青楼女子,比唐伯虎大十几岁,根本不可能与他发生风流瓜葛。中年落魄的唐伯虎,曾娶沈九娘为继室,夫妻偕老,生有一女。所谓唐伯虎有九个妻,可能是从“沈九娘”这个名字上演绎出来的。凭当时唐伯虎的贫寒境况,连温饱都成问题,怎么可能妻妾成群? 唐伯虎一生坎坷,生活穷困潦倒,郁郁不得志,只活到五十四岁就辞世而去。他临终时写的绝笔诗,表露了他内心留恋人间但又愤世厌俗的复杂心情:“生在阳间有散场,死归地府也何妨。阳间地府俱相似,只当飘流在异乡。”
